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回顾口泉历史 深悟“养泉”情怀 建设清廉云冈

2022-06-24 16:07:59 来源:《环球财经》作者:陈建明

口泉,大同市云冈区七峰山下、口泉河畔、口泉峪东口的一座千年古镇。相传口泉因有甘甜清澈的泉水而得名。宋代称口泉为石腊口。口泉峪两山夹一沟,河水依山蜿蜒,由西向东注入十里河。这里山不俊奇而雄浑,水不湍急而绵长。清人朱建丰诗云“泉飞风扑絮,华暖树稻霞”。民间传言“河里没水山上有,木头不着石头着”。口泉峪巍巍七峰环绕,在过去的若干年间,沿河商家住户逶迤而布,尤其集中在东口古镇一带;夏秋凉爽,泉水淙淙,冬春干燥,万木枯槁。常年周边地区住户集中,寺庙云集,商旅不羁。

七峰藏玉龙。玉龙洞在口泉峪格外醒目,掩映在七峰山中,形成独特的景观。据《大同县志》载:口泉峪七峰山的“七峰,曰笔峰、太白峰、剑峰、鳌峰、白云峰、摩天峰、玉女峰”。七峰罗列,摩天较高,层峦叠嶂,气势壮观。在丈人峰下有一座寺院,名为禅房寺,初创于唐天宝年间,后曾多次修葺扩建。现留下一塔,为辽代所建,属国宝级文物。“塔山”称谓来源于此。

1

 图为七峰山丈人峰辽代禅房寺塔

在那个自然环境如画卷的年代,泉水流出后,叮咚作响,奔流不息,注入烟岭诸村。凤山源头之水,与凤山挺拔之姿相互衬托,具有诗情画意般色彩,为古大同一景。周围的土地虽然贫瘠,但曲流而下的泉水,流出山口,到达平原,人畜共用、灌溉农田,受益口泉、韩岭一带村庄,养育千万人民。泉水注入十里河后浩浩汤汤,最终汇入桑干河,成为海河的支流。近代以来,从清末民初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口泉地区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逐步成为“煤海明星”,辉煌百年,“口泉大块”品牌煤闻名海内外。建国以后,大同矿务局和位于口泉峪、云冈峪地方煤矿作为塞北高原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,因常年源源不断输出光明和温暖而耀眼夺目。如今,山川秀丽,辉煌依在,口泉之水却在过去三十多年间因生态恶化、煤层开采水位下降而渐渐枯竭。

2

图为云冈区恒安新区全貌

口泉,地处军事要塞,大同城的西南重镇。自古是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征战之地,赵武灵王胡服骑射,汉高祖白登之战,王昭君和亲过武州塞,北魏建都平城而后迁都洛阳,大同成为西京,宋辽金沙滩古战场等历史事件和遗存,均在附近。

口泉,既是地名,也是历史传承的符号,她承载着北魏京华,两汉重镇,宋辽时期杨家将转战口泉峪的神勇,穆桂英饮马河边在山坡留下足迹传奇,还有民间说不清的清朝康熙爷微服私访口泉沟的传说。中原文化与要塞文化、农耕文化、游牧文化相互碰撞、融合,人文荟萃,地杰人灵,构成口泉人特有的开放、厚重、包容、豁达、奉献的性格特性。

口泉的厚重源于她悠久的历史。土地虽然贫瘠,但依山傍水,四季分明。物产虽不太过丰富,但自从煤炭应用于生活、生产,口泉因煤而聚、因煤而兴,名气遍布周边。口泉的包容豁达体现在南来北往的人因煤文化而聚集定居,形成特有的民风习俗。

3

图为同煤集团五一广场

口泉的奉献体现于千百年来开采煤炭资源输出光明和温暖。仅在建国70多年的时间,贡献率长期居于全国城市煤炭产量的首位,累计贡献了约26亿吨煤炭资源。如今的口泉地区,依然以煤电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输送着光和热。

口泉是云冈地区的根,是云冈的人文之魂。据史书记载,凤山(坤云山)之峪有一股天然泉水,名“养泉”,“养泉”即口泉。关于“养泉”,清道光年间《大同县志》记载:“坤云之山,有泉泄出,旁建古刹,植柳沿堤,泉声浩大,居民尤赖,因有养泉之名”,另有“养泉发源于坤云山,涓涓初流,其下白脉交注,汇而益旺。峪以内专资运磨,峪以外平田千倾,绣壤交错,其泽普焉”。清朝大同知县傅修称口泉为“养泉”,取“蒙以养正”之意,“鉴斯泉之甘也,当思有以养其和;鉴斯泉之清也,当思有以养其廉;鉴斯泉之浩乎莫御也,则慨然有忠君爱国之念,而有以养其义勇”。傅修作为乾隆年间的大同知县,在大同任职期间洁己爱民、素有廉名。著有《养泉赋》一文。

回望口泉,抚今追昔,感慨万千。回顾口泉历史,深悟清官廉吏“养泉”精义,倍感建设清廉云冈责任重大。

现今的云冈区,作为现代工业集聚区、城乡融合示范区、都市农业引领区、世界遗产保护发展区、生态治理涵养区、社会治理典范区,在大同的经济、社会等全方面占有突出的地位。建设清廉山西、清廉大同成为省市委确定的管党治党、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件大事。云冈区委发挥主体责任,区纪委监委同向发力。如何面对云冈区的实际,同向发力,构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高效机制,实现奋斗两个五年,步入第一方阵,建设清廉云冈的目标,为云冈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纪法保障,是摆在云冈区纪委监委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。云冈人开放、厚重、包容、豁达、奉献的性格当中,注入感恩和廉洁的品质,弘扬云冈精神,建设清廉云冈,应是其中应有之意。

明天的口泉,明天的云冈,必将更加美好、更加清廉。

(本文作者系大同市云冈区委常委、区纪委书记、区监委主任)